十月十五
十月十五日渔家集会,祭祀先师伏羲。 长者向孩子讲述文成公主的故事。祈风信 唐代人称正月、七月、十月的十五日为三元日,十月十五日叫作下元,相传是道教水官解救危难的法会日。旧时的习俗,民间有持斋诵经和张灯的做法。如《宋史·礼志》载:“太平兴国五年十月下元节,依中元例,张灯三夜。”近世此举早已废弃。 吴地一般把这一天作为五风生日.太湖周边千余家渔民,大规模地摆置祭牲美酒,祭祀湖边各个神祠,祈祷此月有风。据称每逢五日,风果然如期而至,终年都是如此,渔民便可扬帆捕鱼,称之为五风信。(天中记·岁时琐事 [十月十五详情]
江西下元节
旧时将农历十月初一称为“十月朝”,有的地方为十月十五(称为“十月半”、“下元节”)。这时候秋收基本结束了,农户们常在这一天做麻糍、炸大薯、油果等食品,庆贺丰收。同时以斋戒供品祭拜祖先及各神灵,并会举行演戏等活动,以答谢它们在本年对农业生产的护佑。 (分宜)农历十月十五日,又称“过月半”,农家做糯米麻籽送亲友,庆贺丰收。 (崇仁)农历十月十五日,又称“十月半”,只有相山、山斜、港下等乡的山区群众,于这天饮酒加餐,吃米糍,并燃香烛、鸣鞭炮,以示欢庆丰收。 (会昌)十月初一为“十月朝”,各斋 [江西下元节详情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