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宵节的来历
正月十五元宵节,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,又被称为上元节、元夕节、灯节,是春节系列活动的第二个高潮。有人认为,元宵节就是中国古代的娱乐节、狂欢节和情人节。此节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,经历了从宫廷到民间、由中原到各地的传播认同过程。元宵节的来历 有关元宵节由来的记载和传说,多达十几种。它起源于汉代的说法认同者较多。下面举出几种。元宵节的来历-汉文帝定名元宵节 元宵节是汉文帝刘恒上台后,为了庆祝消灭诸吕、恢复刘姓执政而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的。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二个儿子,他当了皇帝,深感创造太平盛世不容易,就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日定为庆祝性节日,元宵就是元夜、元夕,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,定为元宵节合乎人们的愿望,也让人感到吉 [元宵节的来历详情]
徽州元宵节
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,也称“上元节”。这天晚上,徽州各地有吃元宵、闹花灯之习俗。元宵俗称“汤圆”,据说袁世凯窃国称帝后,因做贼心虚,听到京城大街小巷叫卖元宵,以为是喊“袁消”,于是下令只准叫汤圆,不准喊元宵。结果,“洪宪”只维持了短短的八十三天就真的“袁消”了,元宵节作为传统节日却传承至今。元宵夜,户户张灯结彩,举行各式各样的闹花灯活动。彩灯名目式样繁多,门前悬挂如意灯,堂屋悬挂走马灯,厨房灶神龛前悬挂长寿灯,小孩提着嬉耍的兔子灯、蝴蝶灯、花果灯等各种动植物灯。一些较大的村镇还要举办盛大的灯会以及舞狮、舞龙(嬉龙烛)、游神等活动,称作“闹元宵”。 在徽州岩寺,广惠祠每年元宵节都要举办灯会,由下六管、中六管和上六管(“管”相当于现在的村民 [徽州元宵节详情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