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节的来历
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。南宋吴自牧的《梦粱录》记载:“八月十五中秋节,此日三秋恰半,故谓之中秋。”农历八月,是秋季的第二个月,称仲秋,八月十五又在仲秋的正中,所以称中秋,所以这是中秋节的来历素因之一。 中秋节又称月夕、秋节、仲秋节、八月节、八月会、追月节、玩月节、拜月节、女儿节或团圆节,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。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,月亮最大最圆最亮,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;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,以寓圆满、吉庆之意。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,如宁波、台州、舟山,这与方国珍占据温、台、明三州时,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璋的袭击而改“正月十四为元宵,八月十六为中秋”有关。 此外在香港,过了中秋兴犹未 [中秋节的来历详情]
中秋节月饼
在古代,中秋节月饼是向拜月的一种祭品。几个世纪以来,这些特色糕点已成为中秋节最受欢迎的食品。中秋节月饼以月亮女神(嫦娥)的名字命名,据说她是制作这种糕点的。中秋节月饼 中秋节月饼通常尺寸为5至10厘米,厚度为3~5厘米。大多数月饼都有糕点皮,包裹着甜美,浓密的馅料。 月饼通常在节日期间以小楔形食用,并由家庭成员共享。它们通常配有中国茶,很少有月饼可以蒸或炒。中秋节月饼象征着家庭团聚 在中国文化中,圆度象征着完整性和团结性。满月象征着整个家庭的繁荣和团聚。圆形月饼在中秋节的夜空中弥补了月亮的收获。 中秋节月饼不仅仅是一种食物。这是中国人心中深厚的文化传统,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感受。在中秋节,人们与家人一起吃月饼,或向亲戚朋友赠送月饼,表达爱 [中秋节月饼详情]